李白给杨玉环写的诗
导语:李白是唐代非常有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他的诗歌中有许多是关于四代美人之一的杨玉环。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李白给美人杨玉环写的诗,欢迎阅读!
清平调(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
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
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栏干。
(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释读
你华丽的衣裳如天上的云彩;你俏丽的容颜如初开的牡丹
春风煦煦,轻轻地抚摩着精巧的栏杆;牡丹含露,分外娇艳
她不是人间的佳丽,是天上的仙女,在明月之下,翩翩起舞,让人惊艳。
猜读
不管是杨贵妃的衣裳美如云霓,容貌胜似牡丹;还是云彩、牡丹钦倾于杨的俏丽,愿裁剪为衣,慕为其容。
总之,杨贵妃俏丽惊人,不用置疑
皇恩浩荡,雨露滋润,三千宠幸集于一身,贵妃之美可想而知,这也是最有力的证据。
这样的美人,当然是天上的仙子,人间自是没有这等尤物,这般绝色啊。
惋惜的是,因为她的超凡绝世,令很多佳丽花容失色,香魂凋零,成为她们前世今生乃至来生最大的遗憾和不幸!即便魂销香尘,千年轮回,她们仍在悲风苦雨中啜吟!。
一花独放万花皆悲,这就是现实!
(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释读
一枝红艳的牡丹,含着朝露,散着芳香,犹如云雨巫山的神女,纵是楚王朝思暮想,也只能徒劳地愁断柔肠。
试问问,汉宫粉黛何其多,谁又比她更美?就是汉成帝宠妃赵飞燕,涂脂抹粉,换上新装,那也是白花工夫。
猜读
带露的牡丹何其娇艳妩媚,朝阳里更是风情万种,煞是迷人
那一枝,独傲群芳,艳丽无比
人花相映,煞是动人
就是楚王,也只能在梦中才得巫山云雨
就是汉宫那以妩媚娇小名世的玲珑赵飞燕,着上新妆,也难比贵妃之美!对照的妙处在这里产生神力——使美者更美。
美到无以言喻的极至,欲正面写之,着实令写者犯难
即使你李白贵为谪仙,也不例外
“一枝红艳”,独自承沐皇帝的恩露,万花丛中一枝独秀,芳华绝世,艳压众美,倾国倾城,自在情理之中。
贵妃异常俏丽,非一般寻??杀?/p>
因为,杨贵妃国色天香,实乃天赐绝色,自然之灵也
群芳皆嫉自然不可避免,世人皆欲杀,似乎亦是必定!古人早就知晓:物极必反!。
李白你再有能耐又会怎样?还不是贵妃一样的境况
(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穷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释读
名花艳,美人艳,人映花,花衬人,是多么地俏丽和谐,常常博得风流的君王,含笑顾盼,举步流连。
沉香亭北,倚着栏杆,观赏,消遣,人影花影两相辉,纵有无穷的春恨,也会自然地烟消云散。
猜读
人美花艳,相映生辉,魅力无穷,弄得君王痴痴地含笑,脉脉地观看
最是她沉香亭北斜倚栏杆赏花时的慵懒缱绻之态,娇媚之神,消解了君王的无边春恨。
“美人祸国”论在此似得一铁的例证
后来产生的事实仿佛也充分地印证了这一点
爱情,人类繁衍的前奏,社会生活的主题
我们可亲可敬的代代先辈,用漫漫渺渺的无数岁月,在他们百折不挠蹂躏出的坎坷里程里,他们以人性中最至纯至美的情绪与期冀,熬炼出了这种被称着爱情的精力食品。
在此过程中,先辈们唱出了一曲曲荡气回肠令人神往的理性之歌,上演了一出出美好波折悱恻缠绵的喜剧悲剧。
爱情,成为人性中光荣夺目馨香延绵的情绪之花,成为人类情绪大花园中最残暴芳香的一枝。
“世界上只要有人群的处所,爱情的歌就会重复地吟唱!”上至君王贵胄,下及庶民百姓,都心存同样的愿望同样的梦。
他们都同样渴望畅饮她甜蜜甘美的琼浆,都同样渴望成为故事中最亮丽最注视标那一个主角。
为了达到这一点,无数人为她而憔悴,为她而殉情,将爱情演绎得轰轰烈烈繁繁复复凄凄迷迷,演绎得惊天地泣鬼神山水落魄花月失魂!。
玄宗与杨妃之爱就是这万千故事中的精彩一幕
她的出彩之处就在于一个是君临天下而极重情义的帝王,一个是千娇百媚风情万种倾国倾城的妃子,他们的故事本该有很多精彩的章节,本该有一个人们一直期待的那种古典而美满的结局。
可是,渔阳的那一声惊天的鼙鼓,惊破了霓裳羽衣曲,为这个美好的爱情故事划上了句号!马嵬坡的那一场悲风苦雨那一声裂肺撕心便是这个故事的凄婉而断魂的谢幕,让人们知道:再美的花最终都要凋零为尘土,再美的人最终都要枯化为白骨!。
这一场爱情便成了帝妃之恋的千古绝唱,成为爱情百花园里最姝丽的一朵。
抛开帝妃这一特别的身份,回归爱情的本真,我们不得不为他们的真爱动容动心,并献上我们的心香一炷!试想想,由古而今,朝朝代代,兴废更替,帝君何其多,这样的故事,这般的衷情,屈指数数,又有几人?有道是,三宫六院尚不够消遣,还要微服“私访”,遍摘世上奇卉,阅尽人间美珍,流下了许许多多光荣陆离百怪千奇的“花事”,成为民间野史柳巷戏说的爆料与话柄!好在,这些早已作古的帝王不会把他们送上法庭,告他们一个诽谤罪,也不会向他们索要巨额的精力丧失费!。
李杨之恋一去千年,在此,我们不必去探讨他们的爱情与大唐的衰败有无直接原因。
单就他们对爱情所持的这种态度,就要为他们献上我们虔诚的'敬意
因为,在现代被异化了的爱情里很难找到这种牵人心魂的成分
只是,在江山与美人之间,玄宗辜负了一个如花生命的俏丽爱情
二者不可兼得,选择竟是这般的鲜血淋淋
马嵬坡的悲风依然长鸣,仿佛杨妃不逝世的冤魂,正如怨如诉地为她的这一场旷世的爱情不绝地哀吟!。
李杨之恋到此为止,你李白对李唐王朝的单恋却远未结束,因而,在你离弃朝廷之后,又演绎出了那么多悲悲切切撼人心魄铭记史册的故事,让代代后人重复地读你命途多舛而又光辉光艳的人生。
这场旷世之恋止于马嵬坡那一片沸腾的民声
玄宗错就错在他眼里只装下了一个美人,而忘记了作为帝君的责任——要胸怀天下,博爱苍生!。
残暴的现实似乎总爱跟意气风发、卓然不群的书生作对
尽管你手中的椽笔能惊天地、泣鬼神,尽管你也曾自命不凡地说过:“我辈岂是蓬蒿人?”“安能摧眉折腰视权贵?”经过千百次的努力之后,你最终也不得不做个御用文人,不得不替皇帝的宠爱描眉画唇,不得不替皇帝老儿消解无穷春恨。
你“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哪里去了?你“欲上青天览明月”的豪情哪里去了?好在,你并没有忘记这些,于是有了明朝“挂帆席”,散发“弄扁舟”的负恨离弃,有了弹剑而歌的郁愤,有了踏雪独吟的孤寂,有了“我独不得出”的悲鸣!。
赏读
天宝元年(742),经人推荐,你吟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句二入长安。
你本认为从此可以大显身手,大展宏图了
谁知,仅得一“供奉翰林”的虚枉头衔
皇帝只把你当作御用文人,作诗吟赋,用来点缀升平盛世
大失所望的你,终日借酒浇愁,烂醉如泥
一日,唐玄宗游沉香亭赏牡丹,不愿听旧词,便命人宣你作《清平调》三章。
时值你大醉不醒,唤了半天,还是不醒,只得以凉水泼面,方才醒来
醉意懵懂的你,听说奉诣写诗,便在别人的扶持下旁若无人地来到沉香亭,把高力士折腾一番之后,方不假思索,一挥而就,成诗三章。
玄宗即刻令人演唱,一章唱罢,皇帝早已是龙颜大悦
为让贵妃高兴,玄宗亲自持玉笛伴奏,君乐妃亦乐,好不快活
你急就的这三章歌词,就是我们今天读到的《清平调》三首
你李白斗酒诗百篇,区区三章,何以难人?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对你的诗才已略知一二,又见你的不得志处境,玄宗沉沦酒色的荒淫。
我们在为玄宗的爱情唱赞歌的时候,我们绝对无法宽恕他对民生的疏忽。
“清平调”本为词调名,因其体式类诗,故入选多种诗集
三首诗,首章以名花、天仙喻贵妃;次章以神女、赵飞燕映衬贵妃;三章则将名花、美人、君王融为一体,点明名花美人的存在,不过是为博君一笑,为解君王“无穷恨”而已。
而诗人的存在,并无实职,只是每日陪侍皇帝宴饮游猎,奉命写一些点缀升平的玩乐词章罢了。
三首诗既讽刺了杨贵妃以色媚主,也讽刺了唐明皇因色误国
明皇非明,实乃荒淫误国之昏君
是没有罪过的,要害在于作为国君的男人,在与江山面前,是否能理智地把握自己。
“祸国”之论,实在谬矣,让千古以来的无数蒙冤遭屈!
诗歌将眼前之景与神话传说、历史掌故相联合,写得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花团锦簇,浓艳香泽,飘洒流畅,极富浪漫情味。
比喻的运用尤为突出:以花喻人,以云喻衣
一个“想”字,即赋予崭新意境:贵妃之美让人刻骨铭心,故而,云想为衣,花想为容。
品读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看见天上绮丽的云彩,就想起她那俏丽的衣裳;看见园中盛开的花朵,就想起她那动人的颜容。
春风吹拂着栏杆,在露水的滋润下,花朵显得更加浓艳
这两句诗写出了牡丹花的艳丽,也写出了杨贵妃的美貌
前句写人,因花而想到人的容貌,人之美可想而知了
后句写花,暗则写人,杨妃得唐玄宗的恩宠,也就像牡丹得春风爱抚、雨露滋润一般。
诗中,花容人颜,相互映衬,清新流畅,煞是迷人
现今,人们常用“云想”句形容女子的爱打扮、爱俏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一枝红艳”指牡丹花
“云雨巫山”是用宋玉高唐赋的典故,指楚王与巫山神女的故事
“枉断肠”即神女朝云暮雨,来往飘忽,使楚王徒劳地生出几多惆怅,徒劳地销魂断肠。
牡丹红艳的花瓣上,点点滴滴的露水,还留着清醇的芳香;忆起传说中的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故事,让人莫名地心神感伤。
诗句比喻杨贵妃的俏丽得宠,就像巫山神女与楚王的幽会一样,只不过是一场虚幻而已。
今人引用该句,常直接用其本义,以形容花枝的俏丽可人;“云雨”句常用来表现男女恋情的如梦似幻与虚无缥缈,令人迷恋心伤,无以自拔。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娇艳的名花与倾国的美人配在一起,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讨人爱好;因此,时常能博得君王充满欢笑的赞叹。人映花,花衬人,哪一个更美?诗人着重于夸奖杨贵妃的俏丽,深得唐玄宗的宠爱。
现人们常引用这两句诗,去夸奖女子的艳冶与讨人爱好。
李白给杜甫的诗有哪些
李白与杜甫这是中国诗歌上最高规格的相遇,杜甫对李白的景仰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而李白对杜甫的赏识只能用夏天的一场雨来形容,来得迅猛,去得也突然。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李白给杜甫的诗,欢迎欣赏!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译文
我来这里终究是为了什么事?高枕安卧在沙丘城。
沙丘城边有苍老古树,白日黑夜沙沙有声与秋声相连。
鲁地酒薄难使人醉,齐歌情浓徒然向谁。
我思念您的情思如滔滔汶水,汶水浩浩荡荡向南流去寄托着我的深情。
赏析
李白与杜甫的友谊是中国文学史上珍贵的一页。在李白传世的诗歌中,公认的直接为杜甫而写的只有两首,一是《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另一首就是这首诗。
沙丘城,位于山东汶水之畔,是李白在鲁中的寄寓之地。诗人送别了杜甫,从那种充满着友情与欢乐的生活中,独自一人回到沙丘,倍感孤寂,倍觉友谊的可贵。此诗就是抒发了这种情境之下的无法排遣的“思君”之情。诗人一开始用很多的笔墨写他自己的生活,住处的周围环境,以及他自己的心情。诗的前六句没有一个“思”字,也没有一个“君”字,给读者以山回路转、莫知所至的感受,直到诗的结尾才豁然开朗,说出“思君”二字。诗中无一句不是写“思君”之情,而且是一联强似一联,以至最后不能不直抒其情。前六句的烟云,都成了后二句的烘托。这样的构思,既能从各个角度,用各种感受,为诗的主旨蓄势,同时也赋予那些日常生活的情事以浓郁的诗味。
诗劈头就说:“我来竟何事?”这是诗人自问,其中颇有几分难言的恼恨和自责的意味。这会引起读者的关注,并造成悬念。“高卧沙丘城”,高卧,实际上就是指诗人闲居乏味的生活。这句话一方面描写了眼下的生活,一方面也回应了提出上述问题的原因。诗人不来沙丘“高卧”,原因就在于怀念杜甫这位友人。这凌空而来的开头,正是把诗人那种友爱欢快的生活消失之后的复杂、苦闷的感情,以一种突发的方式迸发出来了。
一二句偏于主观情绪的抒发,三四句则转向客观景物的描绘?!俺潜哂泄攀?,日夕连秋声”。眼前的沙丘城对于诗人来说,像是别无所见,别无所闻,只有城边的老树,在秋风中日夜发出瑟瑟之声。“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闭庀羯那锓?,凄寂的'气氛,更令诗人思念友人,追忆往事,更叫诗人愁思难解?!氨鹄胗邢嗨?,瑶瑟与金樽?!比欢耸贝说?,此情此景,非比寻常,酒也不能消愁,歌也无法忘忧。鲁、齐,是指当时诗人所在的山东?!安豢勺怼保疵挥心歉鲂巳とネ匆ㄗ怼!翱崭辞椤保蛭宋抟庑郎停枭仓荒芡接衅淝?。这么翻写一笔,就大大地加重了抒情的分量,同时也就逼出下文。
汶水,发源于山东莱芜,西南流向。杜甫在鲁郡告别李白欲去长安,长安也正位于鲁地的西南。所以诗人说:“我的思君之情犹如这一川浩荡的汶水,日夜不息地紧随着你悠悠南行。”诗人寄情于流水,照应诗题,点明了主旨,那流水不息、相思不绝的意境,更造成了语尽情长的韵味。这种绵绵不绝的思情,和那种“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的开阔洒脱的胸襟,显示了诗人感情和格调的丰富多彩。
在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中,古体先于律体。但是,律体的盛行对于古诗的写作也不无影响。例如李白的这首五古,全诗八句,中间四句虽然不是工整的对仗,但其中部分词语的对仗以及整个的格式,却可以见到律诗的痕迹。这种散中有对、古中有律的章法和句式,更好地抒发了诗人纯真而深沉的感情,也使得全诗具有一种自然而凝重的风格。
《鲁郡东石门送杜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译文
离痛饮后大醉而别还有几日,我们登临遍附近的山池楼台。
什么时候在石门山前的路上,重新有我们在那里畅饮开怀?
漾漾的秋波摇荡在眼前泗水,熠熠的海色映亮了远山徂徕。
我们就如飞蓬一样各自飘远,且来个淋漓痛快饮尽手中杯!
赏析
“醉别复几日”,没有几天便要离别了,那就痛快地一醉而别吧!两位大诗人在即将分手的日子里舍不得离开。“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鲁郡一带的名胜古迹,亭台楼阁几乎都登临游览遍了,“登临遍池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李白多么盼望这次分别后还能再次重会,同游痛饮:“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石门,山名,在山东曲阜东北,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峦,山有寺院,泉水潺潺,李杜经常在这幽雅隐逸的胜地游览。这两句诗也就是杜甫所说的“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的意思?!爸赜薪痖卓闭庖弧爸亍弊?,热烈地表达了李白希望重逢欢叙的迫切心情;又说明他们生活中有共同的乐趣,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读来令人感到亲切。
李杜同嗜酒,同爱游山玩水。他们是在秋高气爽、风景迷人的情景中分别的:“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闭饫镄稳荽省懊鳌庇萌缍剩秤杈蔡淖匀簧室栽硕小2凰滇掎馍缴旧砣绾吻嗦?,而说苍绿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徂徕山,和王安石的诗句“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所采用的拟人化手法相似,这就把山色写活,显得生气勃勃而富有气势?!懊鳌弊质钦饩涫摹笆邸?,写得传神而生动。在这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背景中,两个知心朋友在难舍难分,依依惜别:“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好友离别,仿佛转蓬随风飞舞,各自飘零远逝,令人难过。语言不易表达情怀,言有尽而意无穷,那么,就倾尽手中杯,以酒抒怀,来一个醉别吧!感情是多么豪迈而爽朗。结句干脆有力,李白对杜甫的深厚友情,不言而喻而又倾吐无遗。
这首送别诗以“醉别”开始,干杯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希望而毫无缠绵哀伤的情调。诗中的山水形象,隽美秀丽,明媚动人,自然美与人情美——真挚的友情,互相衬托;纯洁无邪、胸怀坦荡的友谊和清澄的泗水秋波、明净的徂徕山色交相辉映,景中寓情,情随景现,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享受。这首诗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充满诗情画意,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李白写杨玉环的诗
著名的浪漫诗人李白是对于绝色美人有着怎样的看法呢?他写了哪些关于杨玉环的诗呢?体会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清平调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译文
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注释
⑴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⑵“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
⑶槛:栏杆;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
⑷“若非……会向……”:相当于“不是……就是……”的意思。群玉: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全句形容贵妃貌美惊人,怀疑她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赏析
此诗想像巧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
第一首,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译文
贵妃真是一枝带露牡丹,艳丽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会,枉然悲伤断肠。请问汉宫得宠妃嫔,谁能和她相像?可爱无比的赵飞燕,还得依仗新妆!
注释
飞燕:赵飞燕,西汉皇后
妆:修饰打扮
赏析
这一首,写贵妃的受宠幸。首句写花受香露,衬托贵妃君王宠幸;二句写楚王遇神女的虚妄,衬托贵妃之沐实惠;【第3句】:四句写赵飞燕堪称绝代佳人,却靠新妆专宠,衬托贵妃的天然国色。诗人用抑扬法,抑神女与飞燕,以扬杨贵妃的花容月貌。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译文
杨贵妃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常使君王带笑观看。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双倚靠着栏杆。
注释
①名花:指牡丹花。
②倾国:指杨贵妃。
③解释:消除。
④沉香亭:亭子名称。在唐兴庆宫龙池东。
有关于杨玉环的诗
杨玉环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也是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一位美女,备受人们的争议。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杨玉环的诗,欢迎大家阅读。
【第1句】:《荔枝》
不会再写诗给你
那些浮躁的词句
会伤到你的枝桠
累赘让你身心疲惫
怎么忍心再写《长恨歌》给你
怎么忍心在唱《霓裳羽衣》
什么都不要
只要两杯暗红的酒
醉在今宵
衔一枚荔枝给你
剥去褶皱的裳衣
皙白的相思里面
是红得不能在红的核心
【第2句】:《浅唱》
其实这些都不是迟来的
舞乱的雪花和那些璀璨的冰凌
都来的正是时候
正好在你寂冷无语的时候
她们略显清幽
下个春天是不需要更多色彩的
你的眼睛已经迷离
那些三千粉黛唱也无妨
舞也无妨我只叫一朵牡丹替我
挑染寝床
【第3句】:《醉》
独酌
煨好一壶花雕酒.
一杯一杯
细品
馨香四溢成暖帐
醉眼看
桃花满室
绿柳掩窗
你的影子在不远处走来
真的很近了
快闭上眼睛.调匀呼吸.
装睡
....
这么久.
怎么还没走到花前
不要等我真的睡了
梦里只是牡丹
【第4句】:《闺怨》
春已远
岁月和你都不再回来
相思流成窗外的池水浮落花无声.
每夜
那株牡丹为伴
心如玄月
浸泡在寒塘
被无耐和闲愁紧锁..
【第5句】:《舞》
相拥
和你跳舞
音乐就是我们的爱情
踩着心跳的节拍
我知道了
这是一场太久的舞会
需要我用一生的时光
与你缠绵
你就是我一世的祈祷
抱着我旋转的手
在腰间
泛起爱的湿度
轻盈了我的身躯
旋转流连
从此
不想再让舞曲断开
永远享受
我们两人爱的孤单
【第6句】:《牡丹》
谁的雍容
冠以你的名下
长生殿的星盏
华清池的温情
心事剥去一层又一层
香蕊暗红
在春末夏初
震落无数李妍桃媚
荒芜多少玉砌雕阑
曾记被贬洛阳
朱唇咬破
执意要化一绝色女子
颠覆宫墙
【第7句】:《醉酒》
不要将我搀扶
让我深醉步履婀娜
燃起满室红烛
寂寞绯红
任羽衣滑落提一双金缕
香阶碎步
问朦胧月色
三郎知否
【第8句】:《长恨歌》
西风卷走长生殿上的星子
你可曾掩面含泪泣不成声
且不管
暖帐余温未尽
应记得春宵的细雨绵绵
许愿三生相守
怎堪生死决绝
三尺白绫了不断一曲萧歌
马嵬驿的一捧黄土掩不住诗词里的精灵
乘风去
回眸依旧梨花带雨
留一缕青丝给你
牵走寂冷宫庭里的夜夜哭声
【第9句】:《无悔》
赐予我太多的幸福
我不悔与你别离
用落花的泪医治大唐的伤
用香魂一缕捆绑破碎的山河
用我无怨的泪眼还你夜夜睡的'安详
哭吧不悔与你相恋
霓裳未断雪娘已亡
多少离人骚客翻唱我们的情殇
时隔千载
昨夜梦里谁在悠悠清唱: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第10句】:《爱没有如此鲜明》
你可以哭可以说不
可你忙的忘了秋雨春风
日子沿着墙头的风走过一家一户
冬还是冬
雪走散了没有预想的鲜亮白皙
村庄还是村庄
没有桃花深处潮红的笑容
你可以转身可以犹豫着慢下脚步
爱没有象熟透的石榴那么鲜明
酸的时候可以流泪
甜的时候晶莹剔透
一粒一粒的述说心情
不知道还有什么能够拾起
在岁月的石阶上欲望绯红
尘埃填满梦的纹理
爱却没有如此鲜明
【第11句】:《结局》
风轻轻地卷起尘埃
雨还在远方聚集
山石旁盛装的牡丹
开始颤栗
是一场温情沐浴
还是一次痴爱的浩劫
只等
低飞的纸鸢告诉
放纵的结局
【第12句】:《花心》
不要画漫卷闲愁不要弹一巷清幽
不如就把心剪成桃花的形状
瑟瑟的飘落
春光渐远
不怕溪水无情
且排成一行行馨香的文案
哼着江南小曲
任无药可医的相思停在雨中
把纷乱的心事绣满桃花
秋千架上环佩叮咚
娇笑嘤嘤
青瓦掩映门扉半开
只等白的黑的花斑斑的各色蝴蝶
误入歧途
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名玉环,字太真,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原名杨芙蓉(故有芙蓉出水),出生地为四川成都,祖籍山西永济。杨贵妃自小习音律,善歌舞,姿色超群。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四川崇州)司户,其叔父杨玄璬曾任河南府士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后来又迁往山西永乐(山西永济)。
在她17岁时,武惠妃洛阳选寿王妃,挑中了她。她天生丽质,有倾城倾国之美(唐朝以胖为美),又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婚后本来生活幸福甜蜜。然而皇帝唐玄宗见她有国色,竟悖常伦,欲占为己有。(这是在一次皇家温泉里发生的事)于是以“做女道士”为名招入宫,经过一番暗渡陈仓后,于天宝四年(公元745)封为贵妃(此等手法与当年高宗朝武则天削发为尼后入宫如出一辙),并为她修建了专门沐浴用的海棠汤(宫中三千佳丽只有她一人有),(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三个姐妹都封为夫人)。
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自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于是,百官竟相仿效。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有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所以荔枝又称“妃子笑”。
杨玉环是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天宝十五年安禄山起兵造反,沉迷于酒色歌舞之中的唐玄宗仓皇逃离长安,西幸成都。途经马嵬坡,右龙武军(禁军)将军陈玄礼等六军(白居易所言“六军”当为北衙禁军——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和左右神武军,但玄宗朝其实只有左右羽林军和左右龙武军四军)将士认为杨家祸国殃民,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左右羽林军和左右龙武军又不肯前行,说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安史之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贵妃死时,年38岁。
上一篇:赘婿里的搞笑台词汇总200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