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排球的获奖感言(800字)
从自己的问题开始写,还可以写一写队里的问题,哪些需要改进,怎么改.教练之前准备会说的有没有做到、没做到是因为什么.这次比赛自己和队里的优点是什么.大概就是这些,别的就是想到什么写什么
求关于中国女排,获得冠军的感想。
中国的三,只有你有冠军相。
尽管潮起潮落也会有失但只要有你就有希望在,就有惊喜在,三大球才不至于丢脸。
八十年代的五连冠,曾经激励了多少中国人,让我们热血沸腾,让我们心潮澎湃,以致有一个词,专门属于你,叫女排精神。
二十多年来,世事更迭,队吕走了一茬又一茬,教练也换了几个,但只有女排精神的代表铁琅头郎平在,女排精神就在,凝聚力就在。
就像这次里约小组赛,输美国,输荷兰,谁都可以输,但不能输巴西,否则别说冠军,连门都没摸到,就打道回府了。
于是战巴西,我们看到了血性的中国女排,巴西队蒙了,世界冠军的主场,硬是生生地被我们打趴下了。
巴西人不明白,但我们明白,女排精神回来了
有了女排精神,什么对手都不在话下。
半决赛战荷兰,这个我们曾经输过的对手,不能手软,不要仁慈,狠狠地打,拚命地追,一分也不要放过,半点也不许谦让,嬴了,意料之中,情理之外。
决赛面对塞尔维雅,这个笫一次进决赛的对手,认真对待,细致研究,精心布置,反复商量,离冠军近在咫尺,摆正平常心,发挥高水平,打
打
打
又被我们打趴了。
我们是冠军,女排又带给我们惊喜了。
这惊喜,只有女排能够带给我们。
我们愿意女排惊喜不断,冠军拿得手软。
在东京,廷续辉煌,再写传奇。
2024中国女排拿奖之后的感想作文500字
2024年8月21日,相信亿万中国会在电视机旁为中国女油、喝彩;相信得知了女排夺中国人都会一遍又一遍地欣赏着那激动人心的激战时刻。
人们兴高采烈地评论着、分析着,不约而同地赞美女排精神又回来了!作为一名老青年志愿者,我再一次从女排夺金中获得了启示,再一次从女排精神中汲取了力量。
女排精神是什么?有很多。
它是一种宝贵的体育精神,顽强拼搏,科学训练,在竞技比赛中永不放弃、永不言败。
女排精神更是一种高尚的人文精神,它向我们很好地诠释了对待生活、对待工作的态度。
随着中国女排重登世界之峰,相信女排精神也一定会给处于不同社会位置之中的中国人带来更多的启示与触动。
那么,女排精神会给我们这些志愿者带来什么呢?从中国女排逆转巴西队、荷兰队之后,我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特别是今天中午庆祝女排夺金、下午志愿实践之后,我决定开始试着回答这个问题,我把它概括为学会经受三个考验: 首先是要学会经受时间的考验。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种考验更为长久,更为公正。
本次中国女排夺金的灵魂人物就是主教练郎平。
32年前郎平作为中国女排队员赢得奥运冠军;32年后,作为主教练再一次率队夺冠。
三十二年!她用人生长度的三分之一来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
因为她看准了,因此无论顺逆,她都义无反顾。
其实,包括志愿服务在内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时间是最公正的试金石,大浪淘沙见真金。
23年前,中国青年志愿者高举起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旗帜,今天我们传承着光荣的志愿精神。
在困境中,让我们坚持、再坚持一下;在胜利前,让我们前进、再前进一步。
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美好社会也一定会在时光大道上等待着我们的到来。
其次是要学会经受信心的考验。
信心比黄金还要宝贵,这种考验更为严峻,更为现实。
这次中国女排奥运会夺金是在时隔12年(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再次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
这期间中国女排经历了什么?有成绩进步的喜悦,也有坠入低谷的苦恼,但中国女排始终没有失去宝贵的信心,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女排优秀队员前仆后继、继往开来。
当代中国的志愿者生逢其时,党政重视,社会支持,志愿服务前途光明,这种态势成为广大志愿者信心满怀的强大后盾。
但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的志愿服务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志愿路上仍然有坎坷、有荆棘,仍然需要时时与信心相伴。
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行善立德,志存高远;对他人有信心,相信人心向善,以心换心;对社会有信心,相信人间正道,中华梦圆。
最后是要学会经受身体的考验。
身体是事业的根基,这种考验更为直接,更为重要。
56岁的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带领队员重夺奥运金牌,给国人带来了更多的鼓舞,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期待。
国内很多媒体赛后都期望郎平能够带队参加2024年的东京奥运会,在东京实现中国女排辉煌的圆满轮回。
我们都祝愿郎导能够精力充沛地为中国女排再次圆梦,同时也知道下一次她所经受的考验会更多,最为直接的就是身体的考验。
其实,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大家还记得我们青年志愿者与共和国的伟大约会吗?等到2049共和国百年华诞之际,我们这些当代的青年志愿们将在志愿服务中再次相聚,共同来见证伟大祖国的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共同见证中国梦梦想成真的伟大时刻。
因此,为了我们所忠爱的志愿服务事业,为了我们的亲人,为了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衷心祝福大家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衷心希望我们能够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关于郎平和中国女排的故事的感受一百字左右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这是郎平对女排精神的注解。
郎平就是这样,刚毅果断、却也审时度势,虽然成长在集体和体制中,但她却是中国最早有独立意识的职业体育人。
1985年退役进入北师大攻读英语,1987年带着几百美元赴美留学,取得体育管理系现代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继而在海外打球任教,郎平选择的是那个年代中国运动员少有的人生轨迹。
在美国,郎平为了生活只能在大学担任助教,哄着一批孩子练排球。
她说自己午饭舍不得到学校食堂吃,连麦当劳都不敢吃一顿。
她自己做三明治来果腹,买些西红柿、白菜、面包,就能解决一个星期的伙食费。
郎指导说,她看到三明治就想吐。
海外生活的艰辛让郎平做出了一个决定:第一次为钱打球。
在意大利,退役多年的郎平第一天训练就出现肌肉拉伤的情况,随后她右膝关节磨损严重,被医生要求伤停一个月。
但是由于郎平的缺阵,球队四战全部失利,只能吃由朋友从美国邮寄的止疼片硬撑,软骨碎片游走于关节内却又卡在骨缝,刺激骨膜出水导致膝盖肿胀严重,只能让队医不停地抽出积液坚持。
回归,跟着自己的只有两个行李箱 郎平识时务,她能随机应变,遵从她自己内心:不从政,出国留学。
但当祖国召唤,她能放弃一切。
彼时郎平有稳定的工作合同,有不满两岁的女儿,在美国买了房子和车子,回国执教意味着这一切都要割舍,但她没有太多犹豫。
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
这是当时球类司司长给郎平电传中的一句话,按照郎平的说法,正是这一句话让自己下定了决心。
国家需要你的时候,你不能无动于衷。
当郎平收拾停当,发现跟着自己的只有两个行李箱,但就像当初为国效力一般,郎平又一次的义无反顾。
回国后,郎平拿着微薄的薪水,这点钱连一个月给女儿打越洋电话都不够。
但就像她说的:执教中国女排我从未后悔过。
里约奥运前再度出山,郎平心中的执念一如既往。
选材,首创大国家队概念 郎平的刚毅果决,更体现在她的专业精神上。
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
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这是郎平的话,技术过硬,是铁榔头的硬道理。
2024年回归国家队,郎平创建了一个新模式--大国家队。
2024年,郎平先后组织四期集训,调动队员超过30人。
2024年,郎家军大名单多达27人。
2024年,世界杯郎平仍然给出了26人的集训名单。
只要表现出色,无论年纪,国家队大门都向你敞开。
对于年轻队员,急需国际比赛历练。
郎平率队参加了瑞士精英赛、大奖赛、亚运会、u23世锦赛等一系列的国际大赛,年轻人不断成长。
而当徐云丽、魏秋月、惠若琪连续遭遇伤病时,郎平在2024年发现了朱婷,2024年重点栽培袁心玥,2024年中国女排终于在周苏红之后,迎来了接应张常宁。
尤其是2024年,由于人才储备充分,中国队得以顺利完成世锦赛和亚洲杯亚运会双线作战的任务。
以往靠七八个球员打天下的格局,如今被人人都能比赛所取代。
取消22条军规,取而代之的是网购游戏 在以往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基础上,郎平将国际化、专业化的团队合作形式和科学训练的理念引入。
无论是赖亚文、安家杰等教练班子的组建,还是由rett,reg、brittni和dr ho四个美国人组成体能训练 伤病康复的小团队,都对过去陈旧训练和康复理念进行了颠覆。
比如康复师就位之后,女排队员蹲杠铃等损害膝盖的练习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全面的体能指标,和根据这个基础上对队员实际情况的私人定制体能和训练计划。
中国队还太年轻,欠缺奥运经验,郎平带成这样,已经竭尽全力了。
这是魏继中老人给出的评价。
高情商的郎平在训练严格的同时,做到了对队员人性化的生活管理。
在郎平队伍中,所谓的22条军规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队员们可以爱美,网购、游戏和电视剧等。
郎平对于队员生日,伤病,甚至假期,都会给予关怀,正是这种母亲般的温暖和知遇之恩,才让这些90后的孩子们升腾出无以比拟的杀气和拼搏意志。
尽管眼眸深处时常带着疲惫,但只要眼光望向球场,铁榔头永远不会因时间而改变。
郎平背后,三代人对于女排的精神寄托 我们热爱郎平,其实也更多是对她所代表的女排精神发自心底的认同,经历30年,这股精神被几代女排姑娘传承,又重新定义。
那么对于我们每个人,对于几代人,女排精神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对中国女排的爱能超越了年龄,无论是耄耋老人、年近半百,还是80后、90后。
对于60后、70后和年龄再大一些的观众来说,女排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印记。
改革开放初期,国人猛然意识到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我们急需向世界证明:中国人,行! 中国女排承载了这个历史使命。
1981年11月16日,这注定是中国体育史一个被铭记的日子,整个国家仿佛都屏住了呼吸,全国人民都守在黑白电视抑或收音机前,聚焦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中国和日本的决赛。
随着一场艰难的3比2胜利,中国女排第一次收获世界冠军,这一天比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为新中国射落第一枚奥运金牌早了两年半时间,整个国家沸腾了。
人群聚集在天安门广场高呼祖国万岁!女排万岁!对于一个跨越了浩劫年代的泱泱大国,这一刻承载的意义恐怕早已跨越了体育本身。
女排精神,成了一代人振兴中华的精神寄托。
而对于很多70末,80后,女排是脑海里长辈们一直念叨着的五连冠和铁榔头,是著名解说宋世雄嘴里反复播报着的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
在孩提时代,女排的故事和经历甚至进入了教科书,即便少不经事,你也懵懂地知道,中国女排是支特别的队伍。
在连续拿下5届世界冠军,包揽世界杯、世锦赛和奥运会奖杯,这一切都发生在一支运动队身上,长大以后,每一次回眸,你更会不自觉的心潮澎湃。
而对于很多90后和95后来说,在网络上,妈妈郎平和女排姑娘们灿烂的笑容总是能给他们带来正能量,就像郎指导拍摄自己吃泡面的视频一样,女排和新一代的距离正在不断拉进。
对于他们,女排不仅仅是爷爷奶奶甚至父母口中的英雄团队,这些年龄相仿的姑娘只是一个个可爱的个体,他们的同龄人。
《人民日报》曾经用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为题描述中国女排,这样的标题放在今天可能有些不接地气,但人们内心的情感共鸣却可以跨越年代,留住时间。
女排之于中国体育,之于中国,或许就诠释着这样的伟大。
形容运动员训练很辛苦 很认真的句子
在你停止努力,你不会失败人生能有几回搏以失败,但我不能接受放弃“说里话,不是天才千万别做运动员,太累了。
“——上海游泳选手徐磊在获得男子50米自由泳季军后如此感言不无道理,但是他不应忘记“乒乓皇后”邓亚萍等“另类”运动员的成功之道。
“不说金牌能有多少,奖牌会有一箩筐
”——前中国游泳队总教练陈运鹏看到十运会老将新秀齐争辉后欣喜无比,展望北京奥运会时豪情万丈。
弧线——致铅球运动员一道优美的弧线划过眼前,我不禁浮想联翩.这精彩的弧线啊,凝结着多少辛勤的汗水.无论的弧线啊,穿托着多少热切的企盼,它是这般自然,又是如此完美,没有什么遗憾,只留下一片美的体验.我要永远将你留下,让我的心中印上一条弧线.走过一段很长的路,你用青春的脚步,敲出铿锵的音符.成功融入笑容,失败也有幸福.一双双期盼的目光,每个人脚下都有一条成功之路.为拚搏喝彩在黑白相间的跑道上,留下了你们灿烂的身影.在枪响的那一刹那,似流星、似闪电,如骏马奔腾,如蛟龙腾空,如猛虎出洞,不在乎名次高低,不在乎成绩高下.努力拚搏,顽强奋斗,即使落后,也顽强不屈,永不退缩!败者的心声悄悄的,我退居一旁,避开所有的掌声和目光,远离胜利者的灿烂和辉煌.如果说生命是一场竞争,我参与,也把滋味品尝.那么,让我也抬起头,甩掉心中的压抑,下次运动会我仍会与你较量!天和地的融合是什么力量,让你在百米上飞翔?是什么力量,让你用力量点燃着希望的操场?在绿茵的操场上,天地赋予你力量,让你无忧无虑挥洒梦想和希望.运动会感悟无论乌云有几分阴沉,他给大地是一种感慨;无论荆棘有几多稠密,它给目光是一片风景;无论生活有几多泥潭,它给生命是一种考验!一根竹笋,如果从头到饱满沧桑,也许能成为一首凯歌;一株小草,如果能承受寒霜考验,也许能长成一片绿洲.朋友们,不要坚持不放弃,你就是这场战斗中的胜者!阳光灿烂的日子运动场上,有着健儿们奋勇拚搏的身影;流 星不祈求太阳的光芒,也不肯用作月亮的伴娘.脚下的路要自己闯,不怕在黑暗中迷失方向;即使生命那么短暂,也无悔无憾,夜空上那道亮线,便是向命运最有力的挑战!致长跑运动员磨练的是非凡的毅力,较量的是超常的体力,拚搏的是出类拔萃的耐力,把长长的跑道跑成一段漫漫的征程.听,呼啸的风在为你喝彩;看,猎猎的彩旗在为你加油!加油吧,为了那辉煌的一瞬间!为你们骄傲,为你们喝彩——致100米运动员运动场上有你们的步伐,那是辛苦汗水的抒发,你就像天边的云端,有彩霞的绚丽色彩.奔驰的骏马,飞奔的步伐让你的胜利在前方等待.为你们祝福,为你们喝彩!致运动员某一天,醒在梦的旁边;手指间,光线有些特别;我能看得见,看见光在变,变成七彩的寓言,飞向梦的起点.某一天,飞奔在跑道间;两腮间,汗水不断流出;我能感觉到,感觉你在变,变成生活的强者,奔向成功的边缘!虽然,天阴沉沉的,虽然,有些隐隐的寒意.但是,每个人都昂首向前,每个人都精神焕发,每个人都向着终点向着胜利冲去!运动员们,你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为你们欢呼,为你们加油!以你为荣你是体育宝座上的一颗灿烂夺目的珍珠,你是在蓝天中展翅飞翔的雏鹰.不要怕失败,不要怕冷落,无论何时,我们以你为荣.致运动员你是跑道上划过的流星,燃烧自己,洒下光辉,也许你并没有看到成功像你挥手,但你已奋斗拼搏过,相信自己,力量就在心中.风雨中洒脱你的激情,阳光下释放你的希冀,没有你过去的过去,只有把握现在,没有你明天的明天,只有眼前的路.逝去的已经逝去,要明白,今天的才是真正的你,用你的真实,你的所有,挥洒出心中的希望.对那些刻苦训练的年轻运动员,即使他们在比赛中偶尔有发挥失常的情况,依然应该受到爱护,我们绝不能一棍子就把人打倒。
(仅供参考)望采纳
中国排球联赛颁奖盛典获奖情况是怎样的
我,一个胖胖的男孩,很多人都可能会以为我是个“树懒”,可偏偏是一个酷爱运动的人。
我有一个有趣的理想,那就是长大了想当一位出色的运动员,无论是什么项目,我都愿意。
但是,对我而言,这个理想,已是个梦想。
假如我能当一天运动员,那我第一个一定要变成——刘翔。
(因为他是我的偶像是亚洲第一个直道短跑比赛的冠军,是他打破了黄种人永远登不上短跑领奖台的寓言,所以他是我们心目中的“大英雄”。
)我站在了2008年,110跨栏的决赛场上,一声枪响,我使出平身力气,拼命向前冲。
一个栏,两个栏,三个栏……阿兰约翰迅被我远远甩在后面,我顺利冲过终点,12秒80,我刷新了世界纪录…… 假如我能当一天运动员,姚明就是我的第二选择。
(他高大威猛,又有很好的篮球技术,他不仅能在NBA打上主力,而且,国家呼唤他回国帮助,他也会义不容辞地回来。
)在NBA总决赛的最后一场,火箭VS热火的比赛上,我与麦迪连手对抗由奥尼尔和伟德组。
刚开场,我屡次主攻麦迪,他一个个精准的三分球,使火箭开场就以20∶2领先。
后来,我们越战越勇最终以120∶20狂胜热火,从而得到了一枚珍贵的总冠军戒指。
假如我能当一天运动员,我一定会为祖国赢得更高的荣誉。
为中国的体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篮球赛冠军获奖感言
经过两个星期左右激烈角逐,我们班有幸走到了总决赛,并最终站上了最高领奖台,回想一下整个过程,我们受益匪浅。
虽然比赛已经过去了,但至今我们依稀还记得决赛尾哨响起的那一刻,那一刻激动之情难以言表,那一刻整个篮球世界填充了我们T23班
开赛以来,平均身高偏低是我们班的弱点,不抛弃不放弃是我们班的精神意志,齐心协力是我们的优点。
不论赛前、赛中、赛后,队员们都互相关心、鼓励。
热身时都很有秩序,比赛时也互相呐喊、提醒;谁存在问题都给予中肯的建议,遇到强大对手时互相提出对付方法,彼此之间没有怨言。
当周健雄老师亲自为我们把属于T23班的冠军奖杯永久的摆放在学校的展柜里时,此刻无声胜有声
我们克服了自身的缺点,最终成功源于坚持与艰辛,希望我们所有的莘莘学子们毕业以后也能如同这冠军奖杯一样绽放光彩